新闻中心

伴耳|防治艾滋,把爱给“艾”。

发布时间:2018-10-29 阅读数:34300 来源: 分享:





艾滋就在我们身边




近期,19岁艾滋病少女报复社会的事件震惊全网了,该女孩喝醉后与一名男子发生性关系,最终患上艾滋病,这样的经历让她崩溃,走上了报复社会的不归路,而她也坦言自己仅仅在三个月内已将艾滋病传染给了324名男子,到现在为止已将艾滋病传染给至少2000人。



这种爆炸性的消息对于防范意识薄弱的我们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曾经,我们都以为病毒离我们很远,以为我们都会永远健康的生活下去,甚至以为我们一直处在一个无比安全的防护网中,那些所谓的可怕的病毒,只是千里之外他人嘴里的灾害,别人口中的魔鬼,与我们并没有丝毫关系。

但当艾滋病少女报复社会、长沙艾滋病大学生自白书、艾滋病人自毁人生等一系列事件发生并曝光后,你是否嗅到了危险的气息。





2

预防------性传播是感染艾滋的主要途径




一个 24 岁的男病人在知乎上的一篇帖子中说:曾经,他如实将自己的病情告诉了家人和朋友。父亲知道后,一路追着非要自己和他谈话。随后在咖啡厅,爸爸、妈妈和弟弟3个人面面相觑、讨论的……居然是以后碗筷、毛巾等分开用的事情。

 

这样一个例子并不少见,可是,唾液、汗液的接触并不会感染艾滋病。



碗筷和毛巾是没有必要分开的,艾滋病的3条传播途径是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换个说法,艾滋病是通过体液进行传播的,这里的体液包括羊水、心包液、胸腔液、腹腔液、脑脊液、滑液、阴道分泌物、精液、乳汁,而不包括唾液、泪液、汗液、尿液。

切断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是防治艾滋病的根本措施。其实,随着社会的发展,献血共用一次性针头导致的血液传播感染已经渐渐销声匿迹,艾滋病的第一条传播途径已得到有效控制;随着艾滋病知识的广泛普及,患有艾滋病的母亲也不会选择生下宝宝,艾滋病的第二条传播途径母婴传播也得到有效控制。



 那么,艾滋病的两条传播途径都已经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为什么每年感染艾滋病的人数还在逐年增加呢?


数据显示,通过性传播感染艾滋病的人数正在大幅度增加,就像19岁艾滋病少女报复社会事件一样,她用性传播的方式把艾滋病传染给至少2000人。受害者在谩骂该少女的同时,是否也会为自己的性滥交做出深刻反思呢?

 

洁身自好,是预防艾滋病的最佳方法。




3

补救------艾滋病也有后悔药




如果在被人设计的情况下感染艾滋病,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及时进行补救,不让自己患上艾滋病呢?

前不久,一位女大学生被人恶意传播艾滋后及时采取措施的成功案例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

她在知乎上说:在泰国清迈旅行的最后一天,准备体验当地特色泰式按摩,著名的女子监狱按摩店当天预约人满,就去了一家私人按摩店,结果不幸遭到流动按摩师的迷奸。



事发后回酒店洗了很久的澡,逐渐清醒后反应过来,  自己有被感染HIV的可能,随后在知乎上寻求帮助,在事发8小时后前往当地私立医院购买了一个月的阻断药物及时服用。成功杀死艾滋病毒。  

是的,你没看错,所有心急如焚都无济于事时,


72小时内,这世上还有“后悔药”。



坚持服用替诺福韦(TDF)+拉米夫定(3TC)、恩曲他滨(FTC)+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克立芝,LPV/r)一个月,能够有效杀死艾滋病毒,完全治愈。

 

感染艾滋后,72小时内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可以根治艾滋病。




治疗------服药治疗,艾滋也能生活到正常死亡年龄




如果患艾滋病已成定局,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现在,艾滋病已经进入抗病毒治疗时代,即使在 20岁时诊断 HIV 阳性的成年人,也能活到70岁出头,这个寿命已经接近当地人口的平均寿命。去年,这个数字已经涨到了80多岁。

西方医学人文关怀领域的一句名言:心灵的慰籍有时比治疗躯体更加重要。也许在艾滋病治疗的医疗水平上,中国和西方国家不会有太大的差别。但是在观念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改变消极观念,不放弃治疗,艾滋病虽是绝症,却并不可怕。害怕的是患上艾滋病以后一蹶不振,拒绝接受治疗。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发现根治艾滋病的有效药物,但随着科技进步,艾滋病感染者只要规范治疗,就能够将病毒压制住,生活质量与健康人相差无几,而且能有效降低艾滋病的传播几率,保护家人和朋友不受感染。


确诊患有艾滋病时,放松心态,积极治疗,规律服药,一样可以活到正常的死亡年龄。




人们为什么惧怕黑夜,因为没有光,什么也看不见




艾滋病其实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无知和谣言。

校园,是远离浮华与喧嚣的净地,

这里,有朗朗的读书声。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

我们不能沉默,

要利用我们所学知识,

尽可能把艾滋病普及给更多的人。



因为艾滋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

我们预防艾滋,也关爱艾滋患者,

把爱给“艾”,

那些年,以“爱”为名患上的艾滋,

终将被爱“治愈”。




大学生记者团 & 校园之声广播站

陈汉彬  浦誉严  申常青  何兴玲  青扎史文字

袁琳琳|播音

曹艺莉|导播

张  硕编辑